2024年10月18日,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创新航)发布一条诉讼公告,内容涉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及其他公司侵犯其专利权,中创新航已向法院提起四起诉讼,诉讼金额合计人民币10.07亿元。查阅相关公告可知,上述其他公司主要包括阿维塔(重庆)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武汉东西湖分公司、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以及常州极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三家车企。中创新航的诉讼请求中包括判令相关车企停止销售侵权产品,车企虽不涉及直接赔偿,但卷入其中难免也会受到一些不利影响。
而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段,中创新航还披露了另一份诉讼进展公告,公告显示,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宁德时代诉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封装组件(专利号ZL201320059664.6)专利侵权案作出了一审判决,判令中创新航等公司侵权行为成立,应赔偿宁德时代共计58,551,102元人民币。而这已不是中创新航收到的第一份不利判决。据统计(参见表1),除去两件因专利权全部无效而被最高人民法院撤销判赔的案件,中创新航被法院一审判赔的金额已高达1.03亿元,局面对中创新航十分不利。
表1 宁德时代诉中创新航专利侵权各案件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中创新航发起专利侵权诉讼之前,其已尝试过转守为攻,据国内媒体于2022年12月的报道,中创新航曾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宁德时代“滥用专利权恶意维权和肆意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然而相关诉讼至今未见后文。在国内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的大背景下,上述策略可能难以奏效。中创新航此番对宁德时代发起专利诉讼,则是回到了以专利对抗专利的道路上来,算是打响了国内动力电池领域以专利反击宁德时代的第一枪。
表2 中创新航诉宁德时代专利概况
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之间的专利战,早在2021年7月时便已爆发,彼时,中创新航正筹备赴港交所上市,根据中创新航披露的IPO上市招股书显示,宁德时代分别于2021年7月和10月起诉中创新航等侵犯其五项专利权(参见图1)。而中创新航之所以等到现在才采用专利进行反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当时的弹药不足,分析中创新航起诉宁德时代的四件专利可知,其申请日多处于2022年,晚于宁德时代的发难时间,并且,其中两件发明专利直到今年才获得授权。
图1 宁德时代起诉中创新航专利侵权时间线
正如宁德时代诉中创新航的专利侵权纠纷已三年有余,相关案件至今仍悬而未决,中创新航起诉宁德时代相关案件的诉讼结果出炉尚需时日。并且,随着双方有效专利量的不断积累(参见图2),在尘埃落定之前,不排除后续还会出现新的专利侵权纠纷,以打促谈、边打边谈可能成为纠纷双方的一种新常态。而能否走向谈判和解,专利的质量将显得尤为关键,攻防双方的专利能否经受住多轮无效宣告,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图2 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有效专利公开量
最后,从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的专利战,简单谈几点启示:
一是,企业在产品上市之前,一定要做好专利侵权预警工作,对于车企而言,既要关注自研技术,也要关注重要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明晰是否有侵权风险,以免卷入专利纠纷中而影响自身经营节奏。
二是,企业要积极布局高价值专利,高价值专利可以成为企业进行专利对抗的弹药和谈判桌上的重要筹码,当企业被拖入专利战时,通过高价值专利进行反击,以打促谈、边打边谈,不至于陷入一味被动防守的局面。
三是,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要做好专利分析工作,将专利分析贯穿研发全流程,体系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从而更好地支撑高价值专利产出和专利侵权预警分析等工作。
(来源:汽车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