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看见什么吃什么” 圣元鲸吞大量商标背后
时间: 2014-07-30 11 北京康瑞律师事务所 万佳星、顾圭琳 阅读量:

"hey boy 挑什么 看见什么吃什么,hey girl 等什么 吃坏好过没吃过,everybody 忍什么 前面那个好香喔!"这是台湾歌手林宥嘉《看见什么吃什么》里的一句歌词,用这句歌词来形容圣元奶粉鲸吞大量奶粉品牌的扩张之举并不为过。那么为什么圣元要收购这么多的奶粉品牌,是有类似"集邮"的爱好,还是另有图谋呢?

扫货商标为哪般?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圣元收购育婴博士的时间是去年11月21日,而在此前的近半年时间里双方已经在接洽此事,这个时间点也恰恰是工信部发文的时间点。除此之外,圣元于近期还收购了假洋品牌"迪唯恩",将其变为国产品牌,收购的目的不得而知。在圣元营养食品公司名下还有很多商标是经过转让而来,如汇多利、爱智多、名山、蜜星客、爱益多、安智健、雅之亲等品牌,商标完成转让时间段"奇妙"地也集中在2013年11月,这个时间段也恰巧是工信部出台"禁止贴牌"文件之后的五个月。

令人惊奇的是,拥有多个产品品牌的圣元并未放弃继续"增加"品牌的机会。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官网上查询到,申请人名称为"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商标名称就多达461个,除去图形和重复(不同品类)的之外至少也有300多个,类号基本是5和29,意味着多数是生产婴儿奶粉和奶制品。

但是让人疑惑的是,虽然淘宝上圣元旗下的多个产品品牌都在销售,品牌、规格、价格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在天猫的圣元母婴旗舰店里却仅销售圣元优博产品。圣元如果已将贴牌产品"转正",为何不在自己的官网上销售?为何不考虑价格因素,从而导致数百个产品品牌同时在售所带来的内部竞争?圣元收购这些品牌到底为了什么?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随着新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日前公布,上千个婴幼儿乳粉OEM品牌将面临退市风险。然而据了解,一些OEM品牌并未真正退出市场,而是通过与大企业合作等方式换一个马甲,直接变身为一线品牌的副品牌,成功"嫁入豪门"。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目前市场中的OEM品牌已难寻踪迹,更没有哪家大企业愿意承认自己是代加工企业。不过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虽然一些企业旗下的所有产品品牌都已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但实际上在主品牌后面忽然增加的副品牌数目之多还是令人咋舌。面对即将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婴幼儿奶粉市场上的品牌之乱恐难消停,行业变局也将持续发生。

对于奶粉OEM品牌的去向,乳业资深专家解观胜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杂牌已没有机会,只能退出市场。而一些还有销路的杂牌卖给正牌后,也就变成真牌子下面的杂牌。其实他们就是换一个马甲,变成一线品牌下面的副品牌,产品商标专有权人换成真正为其代工的企业,由这些一线品牌为其背书。因此,短期内OEM品牌不会少很多,但纷纷嫁入"豪门"的现象会比较多。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典型的企业就是圣元。该人士表示,以圣元为例,其旗下的育婴博士原来就是由圣元为其代加工,后来考虑到禁止贴牌政策的影响,就采取了收购育婴博士的方式,将这一OEM品牌变为圣元的品牌,但相对独立营销权依然掌握在育婴博士手中。

对于奶粉品牌"换马甲"生存现状,解观胜认为,很多企业都是打了政策的擦边球,将OEM品牌卖给代加工企业,让人很难区分哪些是贴牌,哪些是自有品牌。乳业专家王丁棉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不准贴牌生产后,出现专有权人将产品商标送给或卖给代加工厂的情况,他们都在走"化整为零"的方针,意在规避受政策打击的风险。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多个品牌可以带来更多的消费者,但是对于主品牌也会有分散顾客群的负面作用,不同的产品在同一市场也会出现价格的恶性竞争,从而导致市场混乱的局面。他认为,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削减副品牌,否则这些非主力品牌将会拖累主品牌的发展。

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部贴牌的奶粉企业有1000多家,贴牌和自有品牌的品种高达8800个,品种有几千个。在上述法律正式实施后,这些贴牌的奶粉企业再去贴牌生产就是违法,但哪些贴牌受法律制约仍需界定。

(来源:中国青年网)

【评析】

万佳星:由于贴牌生产的生产方式能有效降低成本、生产线细化、流程工艺完善等优势,已被食品、电子产品等各类公司采纳。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看到了奶粉行业的暴利,纷纷采取贴牌方式生产婴儿奶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发。为遏制婴幼儿配方奶粉贴牌的乱象,工信部出台的文件明确规定了禁止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奶粉等,还规定标签、配方、企标统一备案等详细措施,这对奶粉的安全是有利的措施。

文件的发布将直接排挤掉乳粉业的皮包公司,而略有资质的空壳小品牌公司则与代工厂合作,即将商标转让给代工厂,以代工厂的名义继续生产奶粉。商标、生产者相统一,从表象上规避了文件带来的冲击。同时,小品牌与代工厂通过合同等方式重新划定管理权限、商标的实际归属、甚至责任归属。然而这些民事合同潜藏巨大的法律风险。

对小品牌公司而言,商标一旦转让给代工厂,从商标法意义上商标权的归属就完全转移。即便通过双方合同约定"商标权仍归小品牌公司继续享有",这些协议对善意第三人没有任何约束力。一旦代工厂将商标转让或许可给善意第三人,小品牌公司的权利将无法得到保障。

对代工厂的而言,由于商标、生产者统一为代工厂,在法律层面及对消费者及经销商看说,代工厂是承担侵权责任、违约责任的唯一主体。无论小品牌公司与代工厂如何规定责任归属,代工厂的责任无法推脱。一旦出现重大责任问题,小品牌公司的负责人轻而易举跑路,代工厂则难辞其咎。

对本身已经拥有自主品牌的乳粉企业,通过转让大量收买杂品牌商标,一方面应考虑到商标连续三年停止使用,商标本身将面临被任何人提交撤销申请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将数百枚商标投入使用,以代工厂身份的使用将承担巨大责任风险;若以自主品牌进行使用,则自有品牌自相竞争,是否有利于品牌发展有待考证。此外,一旦生产线产生问题,自主品牌以及小品牌将全部受到牵连。作为奶粉企业,应该专注于产品的质量不断更新完善,比在购买商标上做文章更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顾圭琳:所谓的"OEM",就是生产厂家为品牌厂商度身订造的,生产后也只能使用该品牌名称,绝对不能冠上生产者自己的名称再进行生产的品牌,通俗点说也就是代工生产的品牌。由于是代工生产,所以有的企业并不能完全保证产品的质量。目前代工贴牌现象,在乳制品行业尤为泛滥。

此前,很多号称是纯进口的奶粉在原产地却找不到这个牌子,一些企业更是在国外设一个空壳公司,用国内奶源在国内加工,还要在包装上标注"原装进口"、"100%国外奶源"。此外,三聚氰胺事件后,由于国产奶粉遭遇信任危机,中国市场上尤其是网络上销售的洋奶粉品牌已有数百家,但其中多为中国商家变相生产的"假洋奶粉",其中不乏施恩、纽瑞滋、德露滋、康维多、贝贝颂、澳优、百立乐、培芝、荷兰朵、金奇仕、倍爱、爱迪生、迈高、新怡等"知名"品牌。正因此,贴牌"假洋奶粉"一直备受诟病。

最新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规定,企业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或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根据这一草案,所有OEM奶粉品牌将面临着一刀切的政策。这是乳业重拳整顿贴牌"假洋鬼子"的信号。

从圣元收购大量奶粉品牌来看,OEM品牌卖给代加工企业,这其实是乳制品企业在打政策的"擦边球"、规避风险的做法。大量的OEM品牌奶粉并没有通过此次新政真正退出市场。

对于圣元来讲,有可能会由于同品牌不同的产品太多,而导致竞争加剧的现象出现,从而影响到主流品牌的发展。因此,希望未来通过市场竞争渠道将质量难以保证的奶制品牌清理出局。同时,我们相信新政将会带来新的机会,一些企业会被洗牌淘汰,空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 商标
康瑞律所: 北京康瑞律师事务所为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域名、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等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及法律咨询、分析检索、调查取证、行政维权及战略设计等非诉业务。
咨询电话: 010-56571284
返回顶部图标 分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