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辉瑞的paxlovid将投放北京社区医院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其实,paxlovid并非完全的新药,也不是最近才突然出现。它实际上是奈玛特韦(Nirmatrelvir)和利托那韦(ritonavir)两种药物组合包装的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
其中,辉瑞研发的奈玛特韦(Nirmatrelvir)是主要作用成分,并且于2021年11月完成了2/3期试验;利托那韦(ritonavir)则是一款发明于1996年的“老药”,主要用于艾滋病的治疗,在paxlovid中起到延长药效等辅助作用。
paxlovid上一次在网上引起热议,应该在2021年11月,辉瑞和MPP(Medicines Patent Pool)签订了许可协议,允许部分药企生产Paxlovid的原料药或者制剂,并向指定的中低收入国家(其中不包括中国)提供药品。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8家药企签署了分许可协议并获得了授权,其中就包括中国的普洛、华海药业等多家药企。
只不过当时paxlovid并没有进入中国,加上国内还没有放开,大部分人对新冠药物的需求并不迫切,因此在国内互联网上并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澜。
其实,通过查看辉瑞与MPP签署的许可协议就可以发现,辉瑞在全球申请了70件专利(未归并同族),在签订许可协议时全部处于审查状态。
不过时至今日,相关专利已经在美国、EP、加拿大和塞尔维亚获得了授权,未来有望在更多国家拿到专利授权。

辉瑞与MPP签署的许可协议附件中的专利清单(部分)
关于paxlovid相关专利的具体内容,此前已有不少文章进行了解读,本文不再过多赘述。
倒是在调查MPP相关信息时发现,2022年10月还有另外一款新药也通过MPP签订了许可协议,但是国内却鲜有提及。
这款新药是由日本shionogi(盐野义制药)和北海道大学联合研发的Ensitrelvir。
目前Ensitrelvir已经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满足主要药效指标。
从目前披露的文献来看,Ensitrelvir可以快速降低病毒效价,并且转阴时间均会缩短到120h(5天)以内。
Ensitrelvir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同样根据MPP公布的Ensitrelvir专利清单可以发现,Ensitrelvir最早的相关专利是JP5692747B2(优先权年为2009年),其中保护了一种三嗪衍生物,尽管其保护的马库什结构式与现在的Ensitrelvir有相似之处,但是根据专利说明书中记载的技术方案以及其罗列的具体物质可以看出,当年该物质的主要用途是镇痛,而非抗病毒,同时专利中也没有列出与Ensitrelvir完全相同的结构式。

JP5692747B2权项中保护的马库什结构式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shionogi(盐野义制药)和北海道大学联合研发的Ensitrelvir可能源于其早年研发的相似物质,但是当时可能没有如现在一般对抗冠状病毒的迫切需求,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作为新冠口服药的Ensitrelvir的最终问世主要还是依靠最近几年的研发成果。
从专利来看,最早保护Ensitrelvir结构式专利应该是JP7105430B1(优先权年为2021年),其中明确保护了结构式(I-B)与富马酸的复合体,即Ensitrelvir。

JP7105430B1权项中保护的物质
并且在专利中也对药物的机理进行了说明,即该物质可以作为3CL蛋白酶的抑制剂,通过抑制3CL蛋白酶的活性阻碍新冠病毒的复制。
2022年12月23日,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拿下了Ensitrelvir在中国大陆的独家进口权和经销权,也许不久之后也会投放市场。
其实,仅通过三期临床还不能确定Ensitrelvir的最终效果,但还是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新冠药物投放中国市场,尽快战胜疫情,让生活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