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特斯拉启动“开源模式” 向同行开放所有专利
时间: 2014-06-18 09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邹秋爽、李志刚 阅读量: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12日宣布,将与同行分享特斯拉的所有技术专利,以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

马斯克在公司官网上发表一篇题为《我们所有的专利属于你》的博客说,为了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特斯拉将开放其所有的专利。任何人出于善意想要使用特斯拉的技术,特斯拉不会对其发起专利侵权诉讼。

关于此举的动机,马斯克说,专利技术如今常常被用来阻碍进步、巩固大公司地位。特斯拉曾经觉得有必要保护专利,担心大公司剽窃特斯拉技术,并以其强大的实力打压特斯拉。但这种做法大错特错。事实恰恰相反,大公司的电动汽车项目规模极小,电动汽车销量占总体销量的比例平均不到1%。相信特斯拉、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及整个世界都将受益于一个共同而快速发展的技术平台。

马斯克指出,全世界每年出产新车约1亿辆,汽车保有量接近20亿辆,特斯拉无法生产足够的电动汽车来解决汽车排放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危机。特斯拉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如涓涓细流般存在的其他品牌电动汽车,而是每天如滔滔洪水般出厂的燃烧汽油的汽车。

马斯克认为,开放专利只会增强、而不会削弱特斯拉的地位。他说,技术领导地位不取决于专利,而取决于一个公司吸引和调动人才的能力。

马斯克日前在英国伦敦还表示,他打算开放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系统的设计技术,以便建立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都能采用的技术标准,但其他电动汽车商需要接受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的经营模式。

特斯拉是美国近年来最受瞩目的新能源创业公司之一,主打产品Model S型全电动跑车去年登上美国最畅销豪华车榜单,还被评为美国最安全汽车。该公司去年的销量是2.25万辆,今年计划交付3.5万辆。

(来源:新华网)

【评析】

邹秋爽:众所周知,对于环保概念的电动汽车,概念炒很红火,比如,对于需要"摇号"抢指标的北京都为这种"概念车"网开一面,单独进行摇号,此外政府还给与购车人一笔不菲的经济补贴。但是,当前市场实际销量却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一直处于低竞争力的态势。究其原因,定位高端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因为后期充电等基础设施不健全而导致消费者望而却步。改变上述的局面,单靠特斯拉自己是完全不够的,这一点特斯拉也意识到了。

笔者认为,特斯拉此次开放专利,实则为自己打开了更多的合作大门,尤其是对像一些已经涉足电动车的并在传统汽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汽车制造商,比如丰田。开放专利意味着更多的市场及机会,意味着能够借助"他人之手"打破现在的尴尬局面,这样也可以提高特斯拉的市场占有率。

从特斯拉开放专利的事件上可以看出,专利的作用除了能够起到垄断作用,打击竞争对手,同时还可以通过"开放"的方式来建立联盟,拉拢竞争者一同将"蛋糕"做大并从中受益。

李志刚:当众多的企业竞相将专利作为打击竞争对手的武器时,特斯拉开放其电动汽车技术相关的专利俨然是一场逆势而为的专利开源运动。

我们常说,战争是永恒的主题,但实际上,战争并非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永恒的主题。至少对于企业而言,并非在任何时候都适合通过专利战争的方式来使用自己的专利。特斯拉正是在充分考虑到当前竞争局面的情况下发表了《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s to you》,正如文中所指出:"特斯拉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如涓涓细流般存在的其他品牌电动汽车,而是每天如滔滔洪水般出厂的燃烧汽油的汽车。",可以想象,如果在当前的阶段特斯拉利用其专利武器打击电动汽车行业的对手,必然会使本来就市场占比很低的电动汽车行业备受打压,特斯拉自身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而通过专利开源运动,则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特斯拉的优势也会更加明显。

虽然文章并未指出,但笔者留意到,特斯拉的专利开源运动也不代表特斯拉放弃了专利权,而仅仅是放弃了部分起诉权利,从其官方微博中可以看出,其实其承诺的是不向"善意使用"的人发起诉讼,对于使用其专利技术的企业依然要意识到相关的风险。

当然,除了像苹果公司将专利作为战略武器,特斯拉通过专利培育市场的做法之外,专利的作用还有很多,例如,专利许可,专利交易,通过专利增加产品价值,寻求机会加入专利池联盟,显示企业研发实力,避免他人恶意申请等等。

对于手握专利量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而言,如何更好的利用己方专利,让专利更好地为企业自身服务,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市场情况,制定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专利
康信: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于1994年成立, 是一家能够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机构,总部设在北京,在西安、德国、美国、日本设有办事处。康信现有员工400余名,其中包括经验丰富的律师、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和专业技术人员220余名。康信公司的PCT申请代理量位居全球第四,中国区第一。
咨询电话: 010-56571588
返回顶部图标 分享

关注我们